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花都注册公司三大热点问题如何解华税专家来支招
花都注册公司三大热点问题如何解华税专家来支招
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决定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的适用范围,将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税科所专家认为,除了减半征税优惠外,还应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比如,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缴税、对健全财务制度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职工工资和科技创新投入加计扣除、给予小微企业税前亏损弥补特殊待遇等。
马晓颖:
建议按照简税制、低税负和严征管的思路设计小微企业适用的税收制度。在设计税制时,可以参考巴西的经验。巴西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相似之处,中小企业占巴西全国企业的94%。巴西对中小企业实行核定征税,税务机关不定期抽查中小企业纳税情况,一旦查出问题就进行重罚。这种方式既节约了税收征管的资源和成本,也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
李万甫: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对小微企业税收实行综合征收,把小微企业应该承担的税收负担,一次性核定,确定一个综合征收率。这样小微企业的税负就很清楚了。
在对小微企业税收实施综合征收的情况下,可以参照日本的蓝色申报制度。在日本,如果小微企业不实行综合征收,而实行查账征收,政府将给予小微企业税收上的减免,以此激励小微企业朝着规范化、做大做强发展。
李本贵:
现在的中小企业多是个人投资,企业税后利润分给个人投资者时,还要再缴纳一道股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加上之前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等于是双重课税了。
美国对小微企业的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有一个S公司概念,即公司股东人数在100人以下,而且股东是美国居民,年销售额在5000万美元以下,可以申请为S公司。这个公司虽然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但是政府视同其为合伙企业。公司分配权益时,只对股东个人征个人所得税。
王勇群: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税收制度需要相应地构建和完善。
第一,对小微企业职工工资和科技创新投入实行加计扣除,即对安置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现行普遍规定的加计50%的扣除标准的基础上再大幅提高,如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摊销。
第二,给予小微企业税前亏损弥补特殊待遇。对小微企业创业初期丧失税收优惠机会的情况,建议借鉴国外的做法,对小微企业的亏损弥补政策做出特别调整:允许小微企业的亏损在现行通常向后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特别向后延长3年;或者在允许小微企业的亏损在现行通常向后结转5年的基础上,特别允许小微企业向前弥补3年;或者不明确小微企业税前亏损弥补的期限,允许小微企业自由选择向前或向后税前弥补亏损,确保亏损能够在税前完全弥补。
深化税制改革改什么
我国自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到如今已经20年。在多年运行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需要改革和完善。其主要内容包括:重新构建地方税体系、重新划分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享比例、完善消费税税制,以及加快推进环保税、房地产税立法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闲置资金的利用,通过投资股票等方式,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但企业往往忽略了股票转让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的问题。
2014年第一季度,稽查局在检查中就已发现3户企业股票转让收入未申报缴纳营业税,共计查处税款317万元。由此可见纳税人股票转让收入未申报缴纳营业税的问题较为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自2013年12月1日起,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业务,不再按股票、债券、外汇、其他四大类来划分,统一归为“金融商品”,不同品种金融商品买卖出现的正负差,在同一个纳税期内可以相抵,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若相抵后仍出现负差的,可结转下一个纳税期相抵,但在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因此纳税人买卖股票等有价证券取得收益时,应按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正确计算营业额。按“金融保险业”税目申报缴纳营业税。
《环境保护法》实施25年来将面临重大修改,经过三次审议,21日第四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也被看作是《环保法》全新修改立法的最后冲刺。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影响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基于社会各界对于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治理的关注度和呼声越来越高,草案四审稿或将对此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定。
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修订草案已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监督等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一是在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二是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此外,四审的修订草案还增加了规定,国家鼓励和组织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