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花都区工商注册代办“营改增”的难点及对策
来源:花都公司注册机构 发布时间:2014-04-15 次浏览: 5340
花都区工商注册代办“营改增”的难点及对策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就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以国务院批准,2012年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2013年“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从目前情况看,国内银行业尚未进行“营改增”试点。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15年底前“营改增”将全面覆盖服务业,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尚未试点的银行业也将完成“营改增”。早在2012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成立了金融服务业“营改增”专题小组,2013年底前提交了银行业影响评估报告,由国际咨询机构毕马威起草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增值税改革政策建议》也在同时提交了财政部,银行业“营改增”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国内银行业推行“营改增”已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焦点。
“营改增”的影响分析
从国外情况来看,征收金融业增值税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欧盟国家采取的基本免税模式,即对金融业的显性收费收入,包括手续费、佣金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征收增值税,对利息等隐性收入免税,应税项目允许进项税额抵扣,免税项目不能抵扣;二是新西兰实行的零税率模式,即对免税项目也允许进项税额抵扣;三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实行的部分抵扣进项税的免税模式,即对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给予一定比例的抵扣。
从国内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对银行业征收的主要税种是营业税和所得税。一直以来,银行业“营改增”被业内认为难度巨大,启动后影响面极广,涉及到金融机构税率变动以及征税主体变化,还将牵涉到中央和地方在税收分成上的博弈等。从基层银行业自身经营发展的角度看,推行“营改增”将对银行业、尤其是地方性法人机构可能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实际承担的税负可能加重。我国目前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税率为5%,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为3%,“营改增”后银行业承担的实际税负可能会有所增加,达不到“营改增”为纳税主体减负的目标。一是税率设计差异造成银行业税负可能增加。“营改增”中银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极有可能适用6%的税率,比现行营业税率5%高1个百分点,虽然“营改增”后可抵扣进项税额,但银行业可抵扣项目所占比重较低,实际可抵扣税额远远少于将缴纳的销项税额。二是政策执行差异导致银行部分业务税负增加。
缴税综合成本显性增加。银行业要实现“营改增”的顺利平稳过渡,需要在IT系统、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完成相应的转换和调整,必要时还要研发新系统、组织新培训,这些都将增加相应的缴税成本。一是大量增加缴税技术成本。二是缴税的会计核算成本增加。
抵扣进项税额难以操作。银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一项交易活动往往会涉及多个交易方,甚至资金在全球转一圈又可能回到原地,这给征收增值税增添了复杂性和困难度,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进项税额抵扣如何确认和操作,如果抵扣不能完全到位的话,“营改增”就达不到避免重复征税目标。
有效推进银行业发展
分区域分阶段实施银行业“营改增”。从银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中西部地区银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尝试先选择中西部银行业试点推行“营改增”,通过一段时间模拟测试及时发现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判断税制设计方面有无需要调整之处,以便及时予以修正和解决,可以尽可能减轻对银行业造成较大的震荡。在具体征收增值税时可以分阶段实施:初期阶段推行基本免税法,只对银行业显性收费服务如金融租赁、保管箱、咨询等业务开征增值税,而对隐性收费服务免征增值税,但对其中的贷款利息收入可以继续征收营业税进行过渡,以免造成地方财政大幅减收;成熟阶段可以推行简易计税征收法,对银行业隐性收费服务中的存贷款业务利差收入作为业务增值额,以6%的税率进行简易计税征收增值税,视同将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作为进项予以抵扣,其他隐性收费服务免征增值税。
有效落实银行业“营改增”优惠政策。在推进“营改增”过程中,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过渡政策,在“营改增”试点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保持现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对现行部分营业税免税政策,在改征增值税后继续予以免征;对部分营业税减免税优惠,调整为即征即退政策;对税负增加较多的部分行业,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银行业作为特殊行业,一旦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因而从平稳过渡的角度来说,银行业更需要这些优惠政策,在推行“营改增”进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仍需将其视同一般试点企业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要确保将政策有效落实到位。尤其是针对“营改增”初期银行业税负可能增加的情况,财政部门要认真进行测算,统筹安排好足量资金予以补贴,配合银行业整体顺利推进“营改增”。预先筹划“营改增”各项应对工作。对于基层银行而言,“营改增”是一个全新过程,在确定收入、计算税额和纳税申报等方面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加上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一般,短期适应性较差,需要提前筹划“营改增”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着手研发更新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二是适时组织进行增值税知识培训。三是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